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国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对广东、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国科协党组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的重点任务,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深圳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2022年“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简称“大会”)。
大会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协系统的组织和人才优势,“科创中国”平台支撑“双创”的重要作用,助力产学研金跨界协同创新,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通过举办大会建平台、解难题、促转化、助创业,把人才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着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为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建设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一、大会主题
智创中国 点亮梦想
二、目标定位
(一)以会引才:推动科技领军人才建设
通过大会汇聚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水准人才团队,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高水准人才团队成长落地。
(二)以会强服:促进科技项目落地转化
通过大会建立完整的项目成果交易服务体系,包含项目投融资服务和项目辅导、项目训练营、专家对接、媒体宣传等项目转化促进计划,推进国际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创新创业项目健康发展。
(三)以会兴业:打造高成长产业集聚群
通过大会汇集一批顶尖项目、人才及投资机构,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形成高成长、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集聚群,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三、大会亮点
(一)突出向中西部延伸,扩大创投会辐射范围
2021年创投会除设置深圳主会场外,还在全国增设了北京、杭州、苏州、武汉、滨州5个分会场,分会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城市,对中西部地区覆盖面有限。2022年创投会将增设成都、西北(囊括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分会场,进一步扩大创投会的全国辐射范围和社会影响力。
(二)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增强创投项目粘性
探索建立定制化培训辅导机制,针对全国100强项目方的具体需求,提供包括商业计划梳理、市场梳理、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培训、投资人沙龙、创业训练营、创投戈壁行等各项培训服务及活动,加速对创新人才的孵化培育。在创投会全程与项目方深度捆绑,增强对各类组织、创新创业项目的粘性。
(三)突出协同聚力服务,推动跨界融合发展
协同联动“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组织联结各类创投资源,做强“科创中国”产投合作平台,支撑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领军企业为重点做好服务,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理,进一步提升创投会质量实效,在跨界协同创新赛道跑出新业绩。
(四)深度捆绑链接深圳市天使母基金与创新投,促进项目落地、转化与合作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作为大会主办方之一,将为获奖项目优先提供股权投资及创业导师等服务,协助获奖项目获得创业资金,更加顺畅地进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深圳市天使母基金也将为创投会优质参赛项目及获奖项目提供投资服务,通过直投资金及其子基金为优质参赛项目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同时,深圳市天使母基金也将与创投会深度合作,促成一支专项基金及一个配套孵化器,协助深促会围绕“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搭建“大会+基金+基地”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大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四、大会时间
2022年3月-12月
五、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山翠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长风信息技术产业联盟、广州猩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融媒文化传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上庠青少年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福田区科学技术协会、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罗湖区科学技术协会、盐田区科学技术协会、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龙岗区科学技术协会、龙华区科技创新局、坪山区科技创新局、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根据分会场实际情况再增加)
支持单位: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源起科创(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投控东海投资有限公司、东方富海、草根天使会、深圳市中产研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宏嘉信资本、合创资本、华盖资本、任君资本、布谷资本、梅花创投、嘉富诚基金、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科技金融联盟、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松禾资本、创东方投资、虚拟大学园、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创业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拓普理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同创伟业、梧桐树资本、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深圳市科技创业促进会、南太集团、博士科技、深圳市虚拟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促进会、今日人才(简称)、深圳5G产业联盟、深港澳科技联盟、深港科技社团联盟、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卓承产学研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投融中国联盟、哈工大深圳校友会创业协会、斑马星球、启迪之星(深圳)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央视(一套、二套、新闻频道、英文频道)、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社、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东卫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i深圳、香港卫视、创业英雄汇、中国青年报 、科技日报、健康时报、腾讯网、凤凰网、科学网、爱奇艺科技频道、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创业邦、亿欧网、36氪、猎云网、创客猫
六、组织架构
大会成立组委会,负责大会总体指导和统筹规划等事宜,由主办单位相关领导成员组成。组委会下设大会秘书处(设在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秘书处),负责大会的方案编制、统筹规划和沟通协调等事宜。
(一)大会组委会
组委会主任
吕昭平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组委会副主任
苏小军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
郑庆顺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
组委会执行主任
林 祥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组委会成员
倪泽望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张治平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
孙 楠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
林肇武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陈志远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
王 栋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
李 松 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主任
徐 阳 深圳市福田区科协主席
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
郭桂林 深圳市罗湖区科协 主席
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
曹 筠 深圳市盐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
曹 环 深圳市南山区科协负责人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局长
沈 彦 深圳市宝安区科协主席
林逸涛 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局长
李 维 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
刘 轲 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
陈晓青 深圳市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局长
段晓伟 深圳市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局长
白 雪 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二)大会秘书处
组委会下设大会秘书处,负责大会日常事务。下辖四个部门:综合协调部、项目统筹部、宣传联络部、会务执行部。
秘书长:白 雪 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综合协调部:负责拟定大会和配套活动总体方案;负责对接深圳科协、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区科协,协调相关事宜;协助邀请大会启动仪式、闭门会议和成果发布典礼嘉宾;全程协调、跟进相关机构执行工作,统筹处理其他工作。
项目统筹部:负责征集项目,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及后续项目服务等工作。
策划执行部:负责组织大会启动仪式、闭门会议和成果发布典礼的方案策划、会场预定、场地布置、会务执行及大会整体宣传和媒体发布工作。
七、大会内容
(一)大会环节
此次大会以项目落地、转化、合作为目的,充分整合项目与资金、产业链上下游、政策服务、空间载体等资源的对接。大会分为新闻发布会、项目征集、配套活动、分会场初审会、专家终审会、材料审查与奖项确定、闭门对接会&项目展示、颁奖典礼、会后服务9个环节。
(二)大会领域
此次大会设置6个行业领域的项目对接,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经济。
八、报名条件
本届大会报名分为企业组和团队组两类:
(一)企业组
(1)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业务,拥有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2)在深圳或深圳以外地区注册且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非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
(3)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
(4)企业2021年销售收入不超过10亿元。
(二)团队组
(1)在大会报名截止日前尚未注册成立企业的、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创业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等)。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1人。
(3)报名项目中的产品、技术、专利归属参会团队,且无产权纠纷。
(一)新闻发布会 (2022年5月中旬)
深圳会场:在线上举办新闻发布,在大会官网、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广泛、持续发布大会信息。
异地分会场:在前后时间段在所在地区举办启动仪式或者进行新闻发布。
(二)项目征集(2022年3月-8月下旬)
深圳会场:组委会将协助开通深圳地区分会场报名通道,参会项目需在8月31日前统一登录大会官方网站报名;
异地分会场:组委会将协助开通当地报名通道,参会项目需在8月31日前统一登录大会官方-当地通道网站报名;
海外项目无法通过国内官网进行报名,相关承办单位可向报名项目发相关报名通知以及报名表,通过邮箱收集相关资料再递交至组委会;所有报名项目应提供完整报名资料,并对所提供参会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在报名期间将同步对其报名项目的材料齐全性进行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报名结果。未通过资格审核的项目,可在报名截止日前补充、修改材料。
(三)分会场初审会(2022年5月-9月中旬)
深圳会场:由大会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区科协或科创局)、商协会、企事业单位、投资机构等渠道组织举办深圳地区初审会;
异地分会场:由地方承办机构组织其分会场初审会;
各分会场均需按照项目评审办法对其项目进行初步评审,并评审出各行业排名得分前25%的项目进入专家终审会。
(四)配套活动(2022年4月-11月上旬)
大会各分会场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及各项目征集渠道组织需以“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的名义开展配套活动(不局限于项目对接会、项目路演、企业对接专场等);在开展配套活动前,各分会场承办单位需提前向组委会说明,活动结束后需将相关照片、新闻稿、数据等提交至组委会。
专家终审会(2022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
深圳会场:大会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委首先通过线上网络评审的方式,对入选专家终审会的项目进行评审,按各行业项目的得分排名,初步筛选出部分项目进入项目实战路演环节(深圳会场项目:线下参与;异地分会场项目:线上参与)。综合线上评分,最终选出排名靠前的项目进入材料审查环节。
异地分会场:对初审会筛选出的前25%项目开展路演评审会,组织专家评委打分,评选出各行业排名靠前的优质项目,将评分表及项目资料提交至组委会秘书处并进行线下地区颁奖授牌仪式,同时需组织项目参与深圳会场的专家终审会项目实战云路演环节,与来自各地分会场的优质项目展开云PK,大会组委会统一组织专家评委进行线上评审打分。综合地方及深圳会场评分,按奖项类别确定最终获奖项目进入材料审查环节。
(六)材料审查与奖项确定(2022年11月下旬)
大会组委会将组织审查小组,对入围项目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期间,若发现项目存在报名信息虚假等问题,将取消其获奖资格,该资格由排名后一位的项目进行替补,以此类推),最终由大会组委会确定最终获奖项目名单,其中榜单分为行业类与综合类,具体如下:
1、行业类:《各行业TOP5》;
2、综合类:《全国综合TOP10》;
同时根据项目征集数量、大会执行机构与分会场组织等情况,由大会组委会评选出《最佳组织单位》与《最佳合作机构》。
(七)闭门对接会及项目展示(2022年12月上旬)
大会组委会根据项目情况,将选取一天时间于深圳举办闭门对接会及项目展示。
闭门对接会将搭建项目方和创投机构、银行机构对接平台,根据大会项目行业特性设置6个行业对接区域,入选项目与创投机构、银行机构进行现场对接,最终确定投资意向,同时对优秀项目进行展示和推介,由大会秘书处负责组织执行。
异地分会场:地方承办方需通知及组织获奖项目方参与闭门对接会及项目展示环节,并积极推荐投资机构给到组委会参与到闭门对接会中。
(八)成果发布典礼及大湾区科技大会(2022年12月上旬)
大会成果发布典礼将与大湾区科技大会(GBAS2022)共同举办,届时成果发布典礼拟邀请主办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媒体、投资机构、参会项目方、各地区承办方、合作机构等代表参加,预计参会人数为500人。
异地分会场:地方承办方需通知及组织获奖项目方参与成果发布典礼环节。
(九)会后服务
深圳国际创新创业平台将在会后对参会项目进行持续服务,搭建国际创新创业平台成果转化中心,建立科技经理人制度,参会项目可通过深圳国际创新创业平台官网参与线上资源对接科技经理人持续对优质参会项目进行贴身“保姆”式科技服务、常态化跟踪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结合,加速推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
大会组委会将组织审查小组,对入围项目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期间,若发现项目存在报名信息虚假等问题,将取消其获奖资格,该资格由排名后一位的项目进行替补,以此类推),最终由大会组委会确定最终获奖项目名单,其中榜单分为行业类与综合类,具体如下:
1、行业类:《各行业TOP5》;
2、综合类:《全国综合TOP10》;
同时根据项目征集数量、大会执行机构与分会场组织等情况,由大会组委会评选出《最佳组织单位》与《最佳合作机构》。
(一)科技经理人服务
深圳国际创新创业平台将建立技术经理人制度,建全项目全流程服务体系,技术经理人将在会中、会后持续对本次大会的项目进行跟踪,提供政府政策宣讲、项目投融资路演、专家对接、成果转化等服务,重点聚焦优质项目常态化路演,帮助项目寻求资金、推动项目快速发展。
(二)投融资服务
大会将联动银行机构,对大会获奖项目提供优质债权资金服务;也将联合各大知名投资机构、银行机构,推动成立针对大会获奖项目的专项投资基金,预计投资基金规模约10个亿。大会同时与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对接,将优质项目纳入“科创中国”项目库,汇聚线上资源促进项目健康快速发展,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促进创新要素有序高效流动,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网络。
(三)银行授信服务
大会将联合知名银行,针对本次大会中的报名项目专门设计抵押贷、信用贷、信用授信等债权融资的优惠方案,为有债权融资需求的项目提供银行服务。目前拟合作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华夏银行等。
(四)政策支持服务
为更好地提供政策支持服务,组委会成立政策服务中心,针对大会报名项目的不同需求,于会中会后为其规划相关政策申报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人才补贴、住房保障、启动资金补助、免费办公场所等扶持政策申报。
(五)创业服务
大会打造“1+N”服务为大会优质项目提供除投融资外的其他创业相关服务,并根据不同的创业服务建立不同的服务中心,具体包括:人才服务中心、项目空间服务中心、资源对接服务中心、商业企划服务中心、房屋租赁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财税规划服务中心、管理咨询服务中心。
(六)创业培训服务
开设线上系列培训课程,针对项目方商业计划梳理、市场梳理、财税梳理、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等方向进行培训;线下以50人为限额,参与人可以与导师进行现场互动,可以让导师对项目进行现场辅导。
(七)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及深圳市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的协同服务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作为大会主办方之一,将为获奖项目优先提供股权投资及创业导师等服务,协助获奖项目获得创业资金,更加顺畅地进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深圳市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也将为大会优质参赛项目及获奖项目提供投资服务,通过直投资金及其子基金为优质参赛项目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同时,大会将与天使母基金深度合作,促成一支专项基金及一个配套孵化器,围绕“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搭建“大会+基金+基地”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大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