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对广东、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及2023年“科创中国”工作要点相关任务,促进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发展,提升人才技术赋能价值,促成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成功融资及产业对接。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深圳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2023年“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大会”)。
一、大会主题
智创中国 点亮梦想
二、目标定位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旨在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致力于推动高水平科技自主发展,并充分发挥科协系统的组织和人才优势。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大部署,持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形成创新、创业、创投“铁三角”,通过举办大会建平台、解难题、促转化、助创业,把人才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着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为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以会引才:推动科技领军人才建设
通过大会汇聚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的高水准人才团队,打造人才引领驱动的新引擎,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人才资源和技术要素系统化导入产业一线。
(二)以会强服:促进科技项目落地转化
通过大会建立完整的项目服务体系,包含项目投融资服务和项目辅导、技术支持、产业链对接、媒体宣传等项目转化促进计划,致力于成为科技项目加速、成长的首选平台,帮助创新创业项目健康发展。
(三)以会兴业:打造高成长产业集聚群
通过大会汇集一批顶尖项目、人才及投资机构,推动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市场合作,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高成长、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集聚群。
三、大会领域
大会以项目落地、转化、合作为目的,充分整合项目与资金、产业链上下游、政策服务、空间载体等资源的对接。大会分为项目征集、项目初审、专家终审、奖项确定、成果发布典礼、大会配套系列活动及会后服务等环节。设置6个行业领域,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按企业组和团队组分别进行比赛。设立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28个二级分类,在创业资助、资源对接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二十大产业集群:
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现代时尚、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海洋产业、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
八大未来产业:
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含生物育种)、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讯与光计算、量子信息。
四、报名条件
项目报名分为企业组和团队组两类。
企业组:1.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业务,拥有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2.合法注册且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非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3.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
团队组:1.在大会报名截止日前尚未注册成立企业的、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创业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等);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1人;3.报名项目中的技术、专利、产品归属参会团队,且无产权纠纷。
1、项目征集(2023年7月-10月)
项目方直接登陆创投会官网统一注册报名。(网址:https://www.sziiep.com/gm/pc/)报名期限:2023年10月31日截止(实际截止时间以主办单位通知为准)。组委会将通过科协系统,各承办、协办单位,专业分会场,异地分会场,投资机构、园区,孵化器等渠道引导有意向的项目方在创投会官方网站进行报名。
2、项目初审(2023年10月-11月上旬)
由大会各分会场组织评审团对参赛企业或团队填报的报名表单及商业计划书评分,采用网络评审的形式进行,最终评审出各行业排名得分前25%的项目进入专家预审环节。
3、配套活动(2023年8月-12月)
大会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及支持单位等组织以大会名义开展的配套活动,包括优质项目路演、项目对接会、政策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4、专家终审(2023年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
分为专家预审及终审。专家预审采用网络评审的形式对前25%项目开展评审,评选出各行业排名前20名的优质项目,并综合主会场及异地会场报送的项目共同进入专家终审。专家终审将组织专家评委对主会场及异地分会场报送项目开展路演评审,采用半封闭式评审进行,分为“现场路演”和“评委问答”两个环节。每位选手比赛时间15分钟(路演8分钟,评委问答7分钟),评审结束后现场公布最终得分。
5、奖项确定(2023年12月上旬)
最终获奖项目榜单分为:1.行业类:《各行业TOP5》;2.综合类:《全国综合TOP10》。并评选出《最佳评委》、《最佳组织单位》与《优秀合作机构》。
6、项目投融资嘉年华(2023年12月中下旬)
2024年2月在深圳举办项目投融资嘉年华及项目展示,作为成果发布典礼系列活动之一。将组织前200优质项目与投融资机构进行半封闭式的现场对接活动,现场也将展出100强优秀项目及服务、政策咨询交流区。
7、成果发布典礼(2023年12月中下旬)
大会获奖项目及有关成果将在成果发布典礼上进行发布,发布典礼将联合大湾区科技大会(GBAS2023)共同举办,同期举办配套论坛活动。
8、会后服务
联合地方政府、投融资机构、产业园区、孵化器、第三方服务机构为项目定制2023-2024年服务包清单,为参会项目提供优质的会后服务,同时根据6个行业领域成立不同的的服务团队进行常态化跟踪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结合,加速推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
大会组委会将组织审查小组,对入围项目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期间,若发现项目存在报名信息虚假等问题,将取消其获奖资格,该资格由排名后一位的项目进行替补,以此类推),最终由大会组委会确定最终获奖项目名单,其中榜单分为行业类与综合类,具体如下:
1、行业类:《各行业TOP5》;
2、综合类:《全国综合TOP10》;
同时根据项目征集数量、大会执行机构与分会场组织等情况,由大会组委会评选出《最佳组织单位》与《最佳合作机构》。
1、科技经理人服务
建立项目全流程服务体系,技术经理人将在会中、会后持续对本次大会的项目进行跟踪,提供政府政策宣讲、项目投融资路演、专家对接、成果转化等服务,重点聚焦优质项目常态化路演,帮助项目寻求资金、推动项目快速发展。
2、平台对接服务
与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对接,将优质项目纳入“科创中国”项目库,汇聚线上资源促进项目健康快速发展,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促进创新要素有序高效流动,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网络。
3、基金投资服务
大会联动投融资机构,对大会获奖项目提供优质股权、债权资金服务,协助获奖项目获得创业资金,更加顺畅地进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4、银行授信服务
大会联合知名银行,针对本次会事中的报名项目专门设计抵押贷、信用贷、信用授信等债权融资的优惠方案,为有债权融资需求的项目提供银行服务。
5、创业服务
大会打造“1+N”服务为大会优质项目提供除投融资外的其他创业相关服务,并根据不同的创业服务建立不同的服务中心,具体包括:人才服务中心、项目空间服务中心、资源对接服务中心、商业企划服务中心、房屋租赁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财税规划服务中心、管理咨询服务中心